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對表中央一號文件,充分展示濰坊拓展創新“三個模式”、推進鄉村振興融合化發展、培育壯大農業新質生產力的豐碩成果,生動展現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的鄉村全面振興濰坊畫卷,濰坊市融媒體中心(濰坊傳媒集團)、濰坊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鄉村全面振興走在前·新質農業看濰坊”大型采訪活動,組織各傳播平臺全媒體記者,進行蹲點式、行進式采訪,挖掘、展現濰坊市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創新實踐和成功經驗。
即日起,濰坊市融媒體中心各傳播平臺聯動推出“鄉村全面振興走在前 新質農業看濰坊”欄目,下設“新農人”“新農技”“新型經營主體”“新產業新業態”等子欄目,并定期推出蹲點調查。敬請關注。
新派訊 紫蘇,這一渾身是寶的植物,以其獨特的香味和多樣的用途著稱。無論是紫蘇精油、紫蘇籽油,還是紫蘇食品、紫蘇化妝品,都有著廣闊的市場潛力。大膽試、勇敢闖,安丘市佳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在把紫蘇發展成一個新產業。
安丘市佳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紫蘇種植大棚
步入佳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紫蘇種植大棚,一股紫蘇特有的芬芳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公司負責人王金才向記者介紹:“我們主要種植青紫蘇,一年可實現兩茬種植。目前已建成56座高標準溫室大棚,年產紫蘇葉約160噸。”
作為土生土長的安丘人,王金才早年依托當地發達的生姜產業從事生姜出口貿易。在與國外客戶的長期合作中,他敏銳捕捉到紫蘇這一特色農產品的市場潛力。王金才告訴記者:“當時我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國外市場對紫蘇的需求量很大,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紫蘇。”
經過深入調研后,王金才決定轉型紫蘇的種植與出口。“當時周邊沒有種植先例,完全靠自己摸索,第一年試種因缺乏經驗和適宜品種,幾乎顆粒無收。”面對挫折,他積極尋求科技助力,先后與河北省農科院、東北大學等科研機構開展合作,通過持續的育種改良和技術攻關,最終在安丘土地上成功培育出高產值的紫蘇品種。
如今,成片紫蘇在這里扎根生長,遠銷海內外。王金才摘下一片葉子笑言:“這一片能賣八分錢,妥妥的‘黃金葉’!”
紫蘇葉
由于紫蘇葉保鮮期短,出口貿易對運輸過程中的保鮮要求極為嚴苛,因此空運成為紫蘇出口的首選運輸方式,確保葉片在跨洋運輸中保持鮮嫩品質。如今,一片片帶著安丘泥土氣息的紫蘇葉搭乘國際航班飛往海外市場,而在故鄉的種植基地里,參與種植的農民也通過產業發展實現了增收致富。
隨著紫蘇種植規模越來越大,如何推動紫蘇生產與深加工有機融合、提升產品附加值,成為安丘市佳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探索的新方向。
2024年,該公司完成了青紫蘇精油的試生產,經過精深加工制成的紫蘇精油增值能達10倍以上。據王金才介紹,除紫蘇精油外,還可將紫蘇籽榨油。而紫蘇籽榨油后的殘渣,經過特殊處理,還可用于制作飼料、有機肥等。紫蘇葉則可以提取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化妝品的著色。“通過不斷研發與綜合利用,紫蘇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未來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王金才說。
面對56座大棚,王金才對紫蘇產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了期待:“供不應求的市場,讓我對紫蘇的發展前景很有信心,我們會繼續加大對紫蘇產業鏈條的投入,研發更多的紫蘇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策劃統籌:高文 孟祥風
新派融媒體記者:張敏/文
張釗慶/圖視頻
編輯:朱明潔 張興紅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