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A股上市公司出海步伐加快,為企業發展開拓了新的增長空間。近期披露完畢的上市公司年報顯示,2024年上市公司總體境外收入穩健增長,出口產品“含新量”穩步提升,多元化市場布局逐步形成。
??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統計,2024年上市公司出口業務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實現境外收入9.44萬億元,同比增長7.97%,占營收比重較上年提高1.06個百分點。
??其中,實體上市公司境外收入占營收的比重提升更多。據證監會統計,2024年實體上市公司境外業務收入占營收比重達14.3%,較2023年提升1.2個百分點。
??從滬深交易所看,2024年,深市立訊精密、比亞迪、美的集團、濰柴動力、寧德時代5家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均超千億元。創業板公司出口“量穩質升”趨勢明顯,全年實現境外業務收入合計超9500億元,同比增長超10%。
??滬市方面,科創板公司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競逐價值鏈上游,呈現向好勢頭,有173家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上市公司出口對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依賴度下降,產品“含新量”進一步提升,高技術制造業出口亮點頻現。其中,通信、汽車、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行業的境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在10%至30%之間,高于整體增速。
??據上交所統計,滬市主板方面,高端裝備、集成電路、智能家電、電動汽車等高科技屬性產品加速出海,帶動電子、汽車、家用電器、機械設備等行業海外收入增長分別達15%、10%、9%、7%。滬市科創板中,高附加值產品在全球市場加速滲透,科創板公司境外銷售毛利率中位數達到40.8%。58家公司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0家創新藥企業通過對外授權形式將創新藥海外權益授予境外企業。
??深市方面,深交所統計顯示,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持續走俏海外,比亞迪、寧德時代、陽光電源等行業龍頭企業海外銷售持續增長,全球優勢地位更加鞏固。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說:“外部環境變化下,上市公司前瞻布局,鍛造供應鏈優勢,充分挖掘區域貿易機遇,積極構建多元化市場。”
??滬市主板公司海外收入中,東盟、非洲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為重要出口目的地。以三一重工為例,產品銷售覆蓋150多個國家與地區,非洲區域業績同比增長44%。
??深市不少公司也積極拓展多元化市場,以銳捷網絡為例,公司業務范圍覆蓋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境外業務收入為18.69億元,同比增長52.72%。
??交易所分析表示,2024年,上市公司商品出口加速轉向業務出海的趨勢明顯,產能全球化進程加速,海外并購優質案例不斷涌現,本地化生產與技術合作成為出海主旋律。
??據統計,2024年末,63%的上市公司積極布局海外業務或產能,較去年年中增長2.1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表示,海外業務已經成為眾多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上市公司主動出海參與國際競爭,可以拓展業績增長空間,在更大范圍內優化資源與要素配置,有助于在推動自身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的同時,更好與當地實現互利共贏。
來源:新華社
編輯:朱明潔 孫錦 宮海娜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