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濰坊融媒評論員 叢秉政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旨在全社會推動深入實施全面節約戰略,進一步建立全鏈條糧食節約、反食品浪費常態化機制,強調從田間到餐桌的一系列環節中都要節約糧食,切實降低糧食和食品損耗浪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全面節約戰略,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大力開展“光盤行動”,推進全鏈條糧食節約減損取得積極進展。同時也要看到,餐飲消費環節中的浪費現象仍然嚴重,大吃大喝、過量點餐等不良風氣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這不僅危害糧食安全,也有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風尚,必須持續深入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進一步營造勤儉節約之風,推動全社會堅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不是小事,事關國家糧食安全,事關社會道德風尚,事關良好作風養成。一個人浪費一點糧食看似不顯眼,全社會加起來就是一個天大的數字。盡管我們的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再大的家底也抵不住浪費的侵蝕。“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節約糧食,是美德,是素質,更是責任。全社會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要充分認識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時刻繃緊節約糧食這根弦,將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堅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要堅持不懈推動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糧食節約減損涉及從田間到餐桌全鏈條,要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一步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扎實開展全民節糧意識提升行動、餐飲行業反浪費行動和單位食堂反浪費行動,切實降低糧食和食品損耗浪費。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要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節儉操辦婚喪事宜,遏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行為。將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融入市民公約、村規民約、行業規范,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建設工作內容。全社會每個人都要積極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