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建 奏響協同發展新樂章
□新派融媒體評論員 宋玉璐
當前,高校與地方社會的聯系越發緊密,校地合作成為人才建設的重要途徑,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創新動力與智力支持。5月14日,濰坊市委宣傳部暨宣傳思想文化系統與濰坊學院校地合作交流活動在濰坊學院成功舉辦,這無疑是校地協同發展的一次深度對話。
長期以來,濰坊學院與濰坊市委宣傳部暨宣傳思想文化系統攜手共進,關系緊密。濰坊學院主動融入更好濰坊建設,搭建濰坊鄉村振興學院、和平學研究院等合作平臺,在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創新方面作出了新貢獻。此次活動中,濰坊學院與市委網信辦、市融媒體中心、市文旅局等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領域廣泛,涵蓋人才培養、課題研究、非遺傳承等多個方面,旨在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為地方文化和教育建設添磚加瓦。
在簽約儀式前的參觀環節中,我們看到,濰坊文化名人館展現了學校對地方文脈的傳承,音樂與舞蹈學院教學場館孕育出眾多優秀作品,數字創意研究院學生成果豐碩,科教產融合創新中心將學術智慧轉化為產業升級動力。這些都彰顯出濰坊學院在傳承中創新、在融合中發展的奮進歷程,也為校地協同共榮描繪出美好前景。
校地合作的深層意義,在于構建“需求導向—協同攻關—成果轉化”的完整生態鏈。對濰坊學院而言,能精準對接科研方向與地方發展需求,提升學科建設水平與社會服務能力;對濰坊來說,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這種從“單向賦能”到“共生共榮”的轉變,有望打造校地合作新標桿,開創互利共贏新局面,為新時代城市發展提供“濰坊方案”。
此次校地合作交流活動,是濰坊學院與濰坊的一次雙向奔赴,我們也更加期待,雙方以此次活動為新起點,加強溝通、優化機制,推動合作項目落地見效,在人才培養、文化傳承創新等領域結出累累碩果,為濰坊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讓校地合作在濰坊大地奏響更動人的樂章。
編輯:平小娜 王潔鈺 宮海娜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