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訊 4月23日至25日,濰坊市人大城建環資委組織開展以“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為主題的風箏都環保世紀行活動,活動首日召開座談會聽取相關工作匯報,并由生態環境、水利等部門及媒體組成活動組,深入白浪河水庫實地查看水源地保護情況,探訪這汪碧波背后的守護密碼。
活動組駐足壩頂,俯瞰環庫路、防護網與綠植交織成綠色屏障,將庫區與外界隔開。湖面波光粼粼,遠處水鳥掠過水面,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圖景盡收眼底。
白浪河水庫是我市的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擔負著濰坊中心城區及周邊供水保障任務,日供水約17萬立方米。濰坊市生態環境局水環境保護科趙增杰介紹,2012年依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白浪河水庫劃定了保護區,其中一級保護區為興利水位線57.8米以內的水域和陸域(含水庫大壩),二級保護區為無壩處一級保護區邊界線水平外延3000米內區域,其上游、馬宋水庫下游控制流域內被劃定為準保護區,形成了科學完整的水源地保護空間體系。
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環庫路、排水溝、防護網、綠化隔離帶等工程措施構建起物理隔離屏障,實現了“無人區”式管理。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生態景觀,也形成了“工程+植物”雙屏障防護體系。
科技手段成為監管“利器”。水利部門在庫面、環庫路等重點位置設置170多個攝像頭,實現全方位監控。濰坊市白浪河水庫運營維護中心副主任周忠臣表示,環保部門在水庫入水口和出水口設置水質監測點,進行實時監測,每月還對影響水質的29個指標進行檢測,確保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水庫實施的“以魚養水”項目,通過增殖放流花白鰱等濾食性魚類,有效降低水體富營養化。此外,水利部門每年不定時聯合屬地濰城、奎文、坊子、昌樂水政執法人員與當地派出所等開展聯合執法,打擊非法釣魚、排污等違法行為。通過這些措施,水庫水質始終保持在Ⅲ類水以上,且以全市唯一滿分通過國家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達標考核,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水源地保護答卷。
新派融媒體記者:周曉晴/文圖視頻
編輯:劉小麗 祝超
一審:韓鎮 二審:劉鵬 三審:王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