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訊 6月25日,壽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為主題,將政策宣講與文藝演出有機融合,通過“文藝搭臺、普法唱戲”的創新形式,在寓教于樂中推動土地保護理念深入人心,為“中國蔬菜之鄉”筑牢耕地保護根基。
文藝賦能,打造沉浸式普法新場景
活動現場,壽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文化部門在倉圣公園舉辦“守護耕地·共筑家園”主題文藝匯演。以土地保護為核心創作的小品《調解》,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和生動情節,再現耕地保護的典型案例;原創快板《資以山河源起新章》《我們自然資源人》,用朗朗上口的節奏,將耕地“非糧化”政策要點融入表演,贏得觀眾陣陣掌聲。歌舞、戲曲等節目穿插土地保護知識有獎問答,吸引千余名群眾踴躍參與,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多維聯動,織密全域宣傳網絡
除文藝演出外,壽光市同步開展“線上+線下”立體式宣傳。線下依托鎮街集市、社區活動中心設立宣傳點,通過懸掛標語橫幅、發放圖文手冊、現場法律咨詢等方式,向群眾普及耕地保護政策;針對農業企業、種植大戶,組織“土地政策進田間”活動,圍繞設施農業用地規范、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內容開展專題培訓。線上利用“壽光自然資源”微信公眾號推出土地保護主題漫畫、短視頻,開設“土地日”線上知識競賽,吸引超2萬人次參與互動,實現宣傳全覆蓋。
普法惠民,凝聚全民護土共識
本次活動累計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舉辦政策宣講12場,文藝演出惠及群眾超5000人,線上線下解答咨詢1200余次。通過“接地氣、有溫度”的宣傳形式,壽光市將嚴肅的政策法規轉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切實提升了全社會節約集約用地、保護耕地的責任意識。壽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持續深化“文藝+普法”模式,健全耕地保護長效機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壽光力量。
新派融媒體記者:趙金鳳/文圖
通訊員:王莉
編輯:劉小麗 祝超 韓鎮
一審:慈兆慶 二審:劉鵬 三審:王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