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25山東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德州拉開帷幕。
變傳統舞臺觀演為行進式沉浸觀演,將燈光秀、船秀表演、特技情景秀等節目有機串聯,百名“NPC”與游客展開深入互動……圍繞“好客山東 德行天下”主題,大會向人們展示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業態、新場景,彰顯出山東文旅產業的創新活力和文旅消費的強勁勢頭。
文旅融合,從來不是一道簡單的加法題,它已經突破“文化+旅游”的簡單范式,呈現出“文旅+”的無限可能。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旅產業在拉動內需、促進增長、穩定就業、保障民生等方面作用明顯,發揮著“一業興百業旺”的“乘數效應”,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近年來,從持續培強16個精品旅游產業集群,到印發《“引客入魯”獎補辦法》,從“跟著電影去旅游”,到開行“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山東持續創新“文旅+”消費場景,探索文旅產業新賽道,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產業鏈、價值鏈不斷延長。2025年1—2月,山東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收同比增長8.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以20%的增速領跑全省服務業,文旅消費動能強勁、活力充沛。以這次大會為契機,進一步擦亮“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品牌形象,展示山東發展潛力,擴大山東文旅國際國內影響力,塑強山東文旅產業新優勢,打開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激活文旅融合“乘數效應”,科技創新是最好的催化劑。當前,人工智能、全息影像、數字光影等技術應用,為文旅產業發展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在山東,坐上青島中山路的“復古電車”,開啟一場“沿著黃河遇見海”的浪漫旅行;借助齊魯文化大模型,實現和孔子、李清照等歷史人物的對話;打卡《尋夢滄海》航海史詩音樂劇,深度體驗山東海洋文化的魅力。正是科技創新這把“金鑰匙”,解鎖了“文旅+”的更多可能。通過科技賦能,找到文化與旅游、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契合點,推動不同要素之間重組交融,讓更多新的業態、模式、場景脫穎而出,打開文旅融合發展的廣闊天地。
文旅產業的發展,最終要落到一個個具體的項目上。文旅項目是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這次大會將簽約18個重點文旅項目,總投資額達154.5億元,覆蓋16個市,如菏澤“臨境·山海經”VR沉浸全感劇場項目、青島“絲路千古情”大型演藝項目、鐵道游擊隊景區棗莊演藝提升項目等等。這些項目結構完善、品質高、潛力大、帶動性強,具有較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建成后將實現豐富業態、集聚人氣、帶動就業、拉動消費等多重效益統一。各地要以重大項目為抓手,深度挖掘齊魯大地優質文旅資源,推動文旅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不斷滿足人們個性化、多樣化文旅消費新需求,讓文旅產業真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引擎。
來源:大眾新聞·大眾日報
編輯:劉曉哲 張興紅 宮海娜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