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線
青年是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然而在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青年人普遍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人際交往、情感、學業負擔、擇業就業等壓力,心理健康狀況問題已成為制約青年一代成長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青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提升青年人心理健康素養,特開設青年人心理健康專題欄目,邀請權威機構心理專家走進直播間,開設“心理小課堂”普及心理學知識,同時開通樹洞郵箱答疑解惑,通過廣播的傳播力,幫助青年人正確認識自我、關注自我心理健康,學會心理調適的基本技巧,化解心理危機,激發學習內在動力,建立和諧人際關系,提高心理素質、完善人格,塑造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培養樂觀向上的心態,能量滿滿地迎接未來!
本期嘉賓
劉曉峰,家庭教育指導師、濰坊市立德樹人標兵、濰坊市首批“輕負優質”教師、濰城名師、濰城區優秀教師、濰城區教書育人楷模、濰城區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從教27年,擔任班主任22年,以自己專業特長幫助過無數學生和家長,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陽光老師”。擅長的領域是培養學生積極心態以及協調家庭親子關系。
不久前,“松弛感”入選某網絡媒體公布的2024年度“十大流行語”。擁有松弛感的人,總是格外令人羨慕:工作游刃有余,生活有張有弛,人生有滋有味。然而,我們大多數人,卻常困于“倍速模式”的生活節奏,焦慮內耗,精神緊繃。想不通、放不下、輸不起幾乎成了生活的常態。其實,要過上松弛感的生活,并不難。
今天節目邀請山東省王方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成員、全國心靈花園公益團隊志愿者、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劉曉峰,教您如何拒絕內耗,擁抱松弛感。
年輕人如何做到拒絕內耗,擁抱松弛感?有哪些方法呢?
嘉賓:首先,我們要學會接納不完美。在生活之中,事事完美幾乎是不可能的,故而無需對自身過分嚴苛要求。例如,在工作中若犯下小錯,無需過度自責,而應從中汲取經驗。
其次,別總是讓自己處于緊繃的狀態。適當地為自己預留一些放松的時光,去做一些自己喜愛的事情,如觀看一場電影、聆聽一會兒音樂,
再者,調整心態尤為關鍵。當遭遇困難時,不要急于驚慌,需冷靜分析,堅信自己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無需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評價。務必堅信自身的價值,做真實的自己。
另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亦對擁有松弛感大有助益。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適量的運動,皆能使我們的身心更加健康。
最后,記得多與家人、朋友進行溝通。分享快樂,分擔煩惱,能讓自己的心境更加放松。愿諸位皆能尋覓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維系那份恰如其分的松弛感,進而暢享美好的生活!
生活中,很多人時刻精神緊繃,把能量過多地消耗在心理摩擦上,錯過了許多當下的美好。人生在世,誰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停止內耗,別再和自己較勁,放下強撐的面子,放下無謂的追求。多愛自己一點,傾聽內心的聲音,把心態調成松弛模式。修煉穩定的內核,慢火細熬,不慌不忙,在安靜中篤定堅強。愿你我在新的一年里,卸下所有的包袱和雜念,始終不疾不徐,活出人生的快樂和滿足。
來源:新派網官微
編輯:朱明潔
一審:朱明潔 二審:劉曉哲 三審:姜健